参与记者 柳江河 3月11日
(参与2011年3月12日讯):群体性事件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焦点。据去年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年指导党政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书籍已经达到8本,而在中国各期刊发表的以群体性事件为题的论文已经突破320篇。在茉莉花运动这个1989年以来最大的群体性事件展开之际,《中国人权双周刊》于3月10日首发《群体性事件组织手册》,引起各界关注,就本手册的发布参与记者采访了该书作者和资深人权活动家王军涛先生,并取得了洪哲胜先生、汪岷先生等人对该书的评论。
《群体性事件组织手册》作者郭保胜先生对记者说:“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还是中共体制内学者进行的比较多,但他们研究的目的是如何管控、消灭甚至镇压群体性事件,而这本手册探讨的是如何让行使公民正当权利的群体性事件发挥最大效应”。
郭先生接着说:“该书是我接受一个国际非暴力抗争培训后的结晶,也结合了大量正在发生的中国群体性事件案例,相信它能对当下茉莉花运动和不断发生的各类群体性事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其实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中国当局比我们做得精深,而民主运动方面对此的研究和教导几乎是空白。早在2005年周永康便指出‘要研究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规律,形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和常效工作机制’。之后有关此的论文、书籍、研讨会、培训班、训练营在国内层出不穷。专制的镇压手段‘与时俱进’、不断精致化。而民主运动方面,竟然毫不回应,是比较遗憾的。我希望该手册的发布,能让民主运动能够应对时势、引导时势;也让民主人权人士能更加地专业化、有力量化”。
记者接着采访了1979、1989年民主运动领袖王军涛先生,他说:“群体事件对于中国政治进步的意义没有被揭示。目前人们更多地看到群体事件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反抗的意义。其实,它的最大的政治意义是推动政治转型的压力和实现途径。所有国家的政治转型都是通过大规模政治风潮实现的。而这类风潮都是起始于所谓群体事件。因此,郭保胜先生的这个手册不仅填补了中国政治博弈研究的一个空白,而且会为未来中国政治进步的发生创造重要的条件”。
王军涛先生接着说:“尤其在茉莉花革命肇始之际,我们更应该推广这本书。这次茉莉花革命是中国和平开放转型的最后机会或最后机会之一。如果这本书的 思路和策略能广为人知并付诸实践,中国将步入和平转型。否则,“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和平的茉莉花不飞,子弹将在中国大地乱飞”。
资深民主运动领袖人士汪岷先生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我看了该手册,觉得它是超越了很多人空喊口号、空谈理论的阶段,非常的实际,拿起来就可以用。尤其如果国内一些人士能够得到该书的指导和培训,相信会产生很大裨益。这手册也正好赶上茉莉花运动,是非常切合当下民主运动主题的指导教材”。
一直关注和帮助大陆民主运动的台湾民主运动老将洪哲胜先生对此手册也给予很高评价,他说:“我常说,群众在公民运动当中充了电、大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公民意
识、公民能力、而使公民社会成形,乃是群众真正当家确实做主的保证。否则,即使好象有了民主,民主还是有可能变质,有可能流失,毕竟,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啊!这本手册就是公民实现其公民能力的好书!”。
记者也看到该手册发布网站《中国人权双周刊》对该手册的评语:“群体运动这是个大题目,可以继续做下去,特别是介绍一下国外这方面的著述和经验,非暴力运动仅100年了,可以总结的很多,对中国也非常的有意义,改变中国的暴力政治和传统。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值得为之奋斗。将之深入化、系统化,不仅仅是为了中国当下的政治,也会有益于中国的未来。推翻中共不是目的,中国需要建立文明的政治运作的方式,包括民主制度”。
参与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anyu.org)
(参与2011年3月12日讯):群体性事件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焦点。据去年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年指导党政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书籍已经达到8本,而在中国各期刊发表的以群体性事件为题的论文已经突破320篇。在茉莉花运动这个1989年以来最大的群体性事件展开之际,《中国人权双周刊》于3月10日首发《群体性事件组织手册》,引起各界关注,就本手册的发布参与记者采访了该书作者和资深人权活动家王军涛先生,并取得了洪哲胜先生、汪岷先生等人对该书的评论。
《群体性事件组织手册》作者郭保胜先生对记者说:“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还是中共体制内学者进行的比较多,但他们研究的目的是如何管控、消灭甚至镇压群体性事件,而这本手册探讨的是如何让行使公民正当权利的群体性事件发挥最大效应”。
郭先生接着说:“该书是我接受一个国际非暴力抗争培训后的结晶,也结合了大量正在发生的中国群体性事件案例,相信它能对当下茉莉花运动和不断发生的各类群体性事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其实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中国当局比我们做得精深,而民主运动方面对此的研究和教导几乎是空白。早在2005年周永康便指出‘要研究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规律,形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和常效工作机制’。之后有关此的论文、书籍、研讨会、培训班、训练营在国内层出不穷。专制的镇压手段‘与时俱进’、不断精致化。而民主运动方面,竟然毫不回应,是比较遗憾的。我希望该手册的发布,能让民主运动能够应对时势、引导时势;也让民主人权人士能更加地专业化、有力量化”。
记者接着采访了1979、1989年民主运动领袖王军涛先生,他说:“群体事件对于中国政治进步的意义没有被揭示。目前人们更多地看到群体事件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反抗的意义。其实,它的最大的政治意义是推动政治转型的压力和实现途径。所有国家的政治转型都是通过大规模政治风潮实现的。而这类风潮都是起始于所谓群体事件。因此,郭保胜先生的这个手册不仅填补了中国政治博弈研究的一个空白,而且会为未来中国政治进步的发生创造重要的条件”。
王军涛先生接着说:“尤其在茉莉花革命肇始之际,我们更应该推广这本书。这次茉莉花革命是中国和平开放转型的最后机会或最后机会之一。如果这本书的 思路和策略能广为人知并付诸实践,中国将步入和平转型。否则,“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和平的茉莉花不飞,子弹将在中国大地乱飞”。
资深民主运动领袖人士汪岷先生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我看了该手册,觉得它是超越了很多人空喊口号、空谈理论的阶段,非常的实际,拿起来就可以用。尤其如果国内一些人士能够得到该书的指导和培训,相信会产生很大裨益。这手册也正好赶上茉莉花运动,是非常切合当下民主运动主题的指导教材”。
一直关注和帮助大陆民主运动的台湾民主运动老将洪哲胜先生对此手册也给予很高评价,他说:“我常说,群众在公民运动当中充了电、大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公民意
识、公民能力、而使公民社会成形,乃是群众真正当家确实做主的保证。否则,即使好象有了民主,民主还是有可能变质,有可能流失,毕竟,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啊!这本手册就是公民实现其公民能力的好书!”。
记者也看到该手册发布网站《中国人权双周刊》对该手册的评语:“群体运动这是个大题目,可以继续做下去,特别是介绍一下国外这方面的著述和经验,非暴力运动仅100年了,可以总结的很多,对中国也非常的有意义,改变中国的暴力政治和传统。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值得为之奋斗。将之深入化、系统化,不仅仅是为了中国当下的政治,也会有益于中国的未来。推翻中共不是目的,中国需要建立文明的政治运作的方式,包括民主制度”。
参与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anyu.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