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视频电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视频电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如何開始一場革命 How to Start a Revolution (2011)

      影片來自網絡主人公:吉恩。夏普吉恩。夏普(Gene Sharp, 1928 年1 月 21日-)是一位哲學、政治學和社會學學者,以對權力和非暴力運動的著述著名, 被視為全球茉莉花革命的“理論推手”。翻譯者為紀錄片之間的小開心 ======= 如何開始一場革命 通過Ruaridh 箭頭托管社會政治紀錄片,2011年出版 信息 ------------- 

      半個世界遠離開羅解放廣場,在他凌亂的排屋老齡化美國知識分子洗牌的工 薪階層波士頓附近。他的名字是吉恩。夏普。白發蒼蒼,現在在他的八十年代中 期,他長大蘭花,他還沒有掌握互聯網,他似乎並不像一個危險的男人。但對于 世界獨裁者他的想法可能是催化劑為他們的政權結束。 學術界的世界之外很少有人聽說過他的名字,但他的著作對非暴力革命(最 顯著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獨裁到民主) 一步指導推翻獨裁者,支持40種語言免 費下載)啟發了新一代的居住誰向往民主自由的專制政權下的示威者。 

      他的思想已經扎根的地方遠至緬甸,泰國,波黑,愛沙尼亞,伊朗,印度尼 西亞,津巴布韋,委內瑞拉,現在在敘利亞,埃及和中東其他地方的舊訂單崩潰 之中他們不滿的公民的抗議活動。 這種新的電影如何開始一場革命揭示了基因AES 想法在行動是如何工作的。 影片采用擴展的采訪基因本人,他的助手,他的追隨者和革命運動的領導全世界, 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生成的內容,揭示非暴力革命在街道上的權力。 影片中,從第一次導演Ruaridh 箭,型材基因和他的追隨者在叁個大洲,並 已拍攝在過去的18個月。

      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吉恩。夏普是于非暴力革命AES 最偉大的思想家地球之一。 他在過去50年的工作已經開工。 他的開創性著作,獨裁到民主一直是標準手冊colour全球各地的革命領 袖嫌它列出了198 步,以非暴力政權更迭。他被稱為非暴力鬥爭的Machiavelli , 並呼吁更糟糕了誰已經下降為他的工作而產生的政權。他的書是免費提供在線和 已被翻譯成超過40種語言。 他的方法已被用于在巴爾幹地區民主的鬥爭,整個東歐的格魯吉亞,烏克蘭, 印尼,緬甸和伊朗。 

      2009 年,伊朗政府示威者被控與下面的吉恩。夏普AES 戰 術;德黑蘭時報報道:據起訴書一批被告人的?confessed 的選舉後騷亂是預先 計劃和該計劃是繼天鵝絨革命的時間表到的198 步驟吉恩。夏普超過100 級的挫 敗天鵝絨革命被執行的程度。 如何啟動一個革命型材吉恩。夏普和他的盟友美國退役陸軍上校羅伯特。赫 爾維,誰使用基因AES 方法培訓積極分子遠在委內瑞拉,緬甸和貝爾格萊德,與 多家非暴力革命的關鍵領導人一起左右世界上所有誰證明了基因AES 的權力在實 際工作中。

     這部電影的高潮作為當前起義在埃及證明了基因AES 工作的展開對開 羅的街頭行動的力量。整個電影是說明與示威者和積極分子在埃及,突尼斯,伊 朗,塞爾維亞和世界其他地方拍攝的手機在大街上的用戶生成的內容。 從核心球員的第一手證詞塞爾維亞革命在2010年參與了伊朗胎死腹中社會動 蕩在2010年活動家揭示了貝爾格萊德和德黑蘭的街頭行動十年吉恩。夏普AES 工 作。 如何開始一場革命是如何一個人AES 思維以百萬計的被壓迫人民生活在一些 世界上最殘酷的獨裁統治的解放,以及如何在他的直接行動和公民不服從工作繼 續用于出資的肖像今天用非暴力的人民力量的純粹的力量推翻獨裁者。
      觀看電影: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尼可拉教堂


尼可拉教堂 - 剧情

  改编自德国伤痕文学家略斯特(Erich Loest)的同名小说。位于莱比锡的圣尼可拉教堂,1989年发动著名的‘星期一示威’,最后导致共党政权垮台。本片描述一个家庭被示威运动与‘史塔西’两股力量拉扯、撕裂的故事,重现了东德人民面对武装镇压威胁,以蜡烛与祈祷传达和平非暴力的讯息,终于突破铁幕、走向自由的历史关键时刻。

尼可拉教堂 - 电影图片

尼可拉教堂 - 影片资料

更多外文名:

  • St. Nicholas Church
  • 尼可拉教堂 DVD封套 #01

5月德国电影欣赏会 播放5影片


由吉隆坡歌德学院联合马来西亚电影艺术协会主办的2013年《5月德国电影欣赏会》,将从5月11日至5月12日在精英大学(HELP)举行,共放映六部影片。欣赏会的主题是“德国历史的印记”(Moment in German History)。欣赏会邀得博特拉大学的德国教授Dr.Torsten Schaar作电影导读。欣赏会虽只招待会员,但有兴趣的公众可於现场申请成为会员,会员费合理。若不想成为会员者,可在现场付10令吉观赏当天放映的影片。
地点:HELP University College:BZ-2,Pusat Bandar Damansara,KL电话:012-2255136(Mr.Wong)
马丁路德
Luther德国(2003)
影片讲述了马丁路德與天主教的故事。马丁路德这名字被全世界所认识,因为他们发出的宗教改革的呼声,从他开始。从德国开始,最终在整个欧洲,整个世界实现了传统罗马天主教的第二次分裂,传统天主教也开始了三教鼎立的局面……
5月11日下午1点
白玫瑰
The White Rose德国(198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慕尼黑玛克西米利安大学的苏菲等幾名大学生,为了推翻法西斯统治和结束战争,建立了一个名为“白玫瑰”的抵抗组织。他们印刷、散发传单,号召德国人民起来反对纳粹……
5月11日下午4点
尼可拉教堂
St.Niklas Church德国(1995)
改编自德国伤痕文学家略斯特的同名小说。本片描述一个家庭被示威运动與“史塔西”两股力量拉扯、撕裂的故事,重现了东德人民面对武装镇压威胁,以蜡烛與祈祷传达和平非暴力的讯息,终於突破铁幕,走向自由的历史关键时刻。
5月11日晚上7点
通往自由的通道
The Tunnel德国(2001)
1961年8月,柏林墙在一夜之间建成,将德国的柏林一分为二,无数家庭和恋人被一堵墙人为地阻隔在自由與不自由的两个世界里。哈里、弗里希、弗雷特、贝克等人为了能将滞留在东柏林的亲人带到西柏林,开始在柏林墙下挖掘一条长145米的地道。而东柏林这边戒备森严,危险时刻相伴……本片片长近三小时,是经典的德国二战电影。
5月12日下午2点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德国(2008)
本片根據记者斯特凡奥斯特80年代的畅销书改编,讲述德国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红军支队”的兴衰史。片名就是这个组织的两个首领的名字。“红军支队”是一个德国的无政府主义组织,从1972年至今一直从事极左的恐怖活动,宣称为了革命而进行恐怖活动,但它更像是以恐怖为目的而非将恐怖活动作为其实现革命目标的战略之一……
5月12日晚上6点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无法避免的战争


印度电影【无法避免的战争】,扣人心弦,好看!相当于注入现代元素的长征故事,令人震撼,催人泪下!电影中的某些场面就像正在中国上演的实况录像:“恐怖不是枪支。让穷人不得翻身,掠夺他们的土地,剥夺他们的权利,这才是真正的恐怖,是政府在制造恐怖”。但是,用刑警和内务部特警对付武装割据,只能说明印共的抵抗运动实际规模不算太大,仅限于本•拉丹规模的小股城市游击战。假如真的形成一定规模,怎么着也得调动类似济南军区那样的野战军搜山、清剿吧?
记着关键人物:
戈文德:教授,曾留学英国,获牛津大学博士,为穷人维权而自愿抛弃一切,成为印共毛派武装抵抗运动的思想家、理论家。
拉乔:游击队司令,以南迪格为根据地领导印共毛派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足智多谋、果敢敏锐、英勇善战,在游击队遭卧底破坏后受伤被俘。
珠希:女游击队长,父亲因高利贷失去土地、房屋和女儿,年仅九岁的她沦为警察的性奴,得印共解救,成为骁勇善战的游击队纵队司令。
纳葛:印共游击纵队司令,负责筹款工作,有严重的贪污行为,败露后被处决。
安迪:尽心尽职的高级警官,因镇压印共得力而飞黄腾达,承担“剿匪”重任后采用“亲民”与“严打”的两手策略,后派同窗好友卡比尔打进“匪窟”,屡屡得手。
卡比尔阿扎德):安迪的同窗好友,本想帮安迪“剿匪”,化名“阿扎德”打进游击队当卧底,造成游击队重大损失,打伤游击队长拉乔致其被俘,后被游击队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性感化,弃暗投明,代理拉乔出任游击队长,最后英勇牺牲。
马哈夫:贪得无厌、无恶不作的南迪格警官,抓住珠希并强奸了她,被倒戈的卧底卡比尔阿扎德)就地处决。
四点观感:
(1)虽然是虚构的艺术作品,但所要说明的问题倒还算客观:贫富差距大,穷人要革命;强弱悬殊大,唯有超限战。
(2)为权贵阶级卖命、极具欺骗性的忠伥安迪,虽然哪里都有,但改变不了病入膏肓的体制,回天乏力,更多的是马哈夫一类的奸伥。类似乌坎村的那种安抚,只能是个作秀橱窗,不可能影响整个体制,明眼人很快会明白那只能是个骗局。安迪老挂在嘴边自欺欺人的说辞是,“争取权益的诉求合理,但方法错了!”颇像俞正声对文革的判决:“毛发动文革的动机无可厚非,但是他寻找的道路是错的!”那么,不妨请忠伥也给杨佳、陈水总、冀中星们指点迷津,还有什么更正确的方法他们没有试过?如果 “改良”只不过是能让植物人苟延残喘的吗啡,“不错之路”又在哪里?
(3)由卡比尔阿扎德的华丽转身既是影片的闪亮看点,也是其致命陷阱,知道那是增强艺术感染力的添加剂即可,不必当真,而现实世界则是见利忘义的温贼居多。总之,革命阵营既要随时识破忠伥安迪的欺骗性,也要谨防卧底卡比尔并努力将其改造成阿扎德,更要清洗纳葛那样的蛀虫,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4)戈文德与拉乔各司其职、分工不同。你能让戈文德身先士卒、带兵打仗吗?就因为他不能领兵打仗,他就只配奉劝游击队接受招安吗?不管戈文德自己能不能身先士卒,他必须按是非曲折客观评估局势,指明取胜之道,要想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怎么去做。故不能把戈文德鼓动穷人为争取自身权益而战简单斥之为“让别人冲锋,让别人流血”。

·
wfbmdzz01
wfbmdzz02
wfbmdzz03
wfbmdzz04
wfbmdzz05
wfbmdzz06
wfbmdzz07
wfbmdzz08
wfbmdzz09
wfbmdzz10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2001年


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鹰坠落
Black Hawk Down
Black hawk down ver1.jpg
《黑鹰坠落》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监制杰瑞·布洛克海默
雷德利·斯科特
编剧马克·包登
肯·诺伦
主演乔许·哈奈特
伊万·迈克格雷戈
汤姆·哈帝
汤姆·赛斯摩
威廉·费区纳
艾瑞克·巴纳
山姆·薛帕德
奥兰多·布卢姆
配乐汉斯·季默
丹尼兹·布莱杰
摄影史拉瓦米尔·伊札克
剪辑皮卓·史凯利亚
制片商雷德利·斯科特杰瑞·布洛克海默
发行商哥伦比亚影业
上映日期美国2001年12月28日
片长144 分钟
语言英语、索马里语
IMDB ID0265086
预算9千2百万美元
票房全美
$108,638,745
外地
$64,350,906
全球
$172,989,651
各地片名翻译
中国大陆黑鹰坠落
香港黑鹰十五小时
台湾黑鹰计划
黑鹰坠落》(英语Black Hawk Down),是2001年上映的战争电影,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描述1993年索马里战争美国陆军因为情报错误而与索马里武装民兵进行持久的巷战过程。影片改编自马克·包登出版的《黑鹰计划》(Black Hawk: A Story of Modern War[1],该部片获得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混音及最佳电影剪辑奖项。

剧情[编辑]

本片描述1993年的摩加迪沙战争的战争情况,片中描述美军由三角洲部队以及美国陆军游骑兵所组合而成的战斗队伍,与索马里数以千计的武装民兵缠斗的故事。
1993年威廉·加里森少将指挥的这支特种部队任务是要捉拿当时在索马里军阀艾迪德两位重要手下的任务,原本任务预计约半小时,由三角洲部队先逮捕两位目标后,再由丹尼·麦奈中校(汤姆·赛斯摩饰演)所指挥的悍马车队护送回营地。不料由克里夫顿·威考驾驶的“超级61”黑鹰直升机遭到索马里民兵RPG-7火箭的攻击而坠机,使得在目标建筑物附近建立防线的游骑兵部队,必须前往坠机地点检查有无生还者,结果最后演变成15小时的持久战斗。
游骑兵的小队在第一架黑鹰直升机坠落后,纷纷赶往坠机地点建立防线。而麦奈中校的悍马车队则因为遭到强烈攻击而先返回营地,但同时却又有另一架黑鹰直升机遭到攻击,由麦可·杜兰特所驾驶的“超级64”也坠机,在其他小队无法立即支援的情况下,三角洲军士兰迪·舒哈特以及盖瑞·高登则自愿前往坠机地点保护现场,他们找到了生还的驾驶杜兰特,但3人还是无法敌过数以百计的索马里民兵及居民的攻击,兰迪以及盖瑞殉职,杜兰特则被索马里军阀艾迪德所俘虏。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驻扎在“超级61”坠机地点附近的游骑兵(艾佛斯曼上士)以及三角洲小队(杰夫·桑德斯士官长)迟迟无法脱离敌营,盖瑞森少将请求美军第10山地师巴基斯坦维和部队增援,另一方面,三角洲士官长胡特则迳自率领士兵前往“超级64”墬机地点检查有无生还人员并现场拆解直升机的部份支架,最后胡特与艾佛斯曼上士会合,在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击之下,这一群被困在敌营的士兵们,被迫要再度与索马里民兵决一死战,另一方面,麦奈中校的悍马车队再度重回战场,与增援部队的装甲车队前往护送受伤以及死亡的队员回到营地。最后艾佛斯曼上士与桑德斯士官长的小队安全的回到了营地,这场15个小时的激战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是这场战斗一共造成了19名美军死亡、73名受伤,对这支总人数百人出头的部队而言可说是相当惨烈。

主要角色[编辑]

演员角色身份
乔许·哈奈特麦特·艾佛斯曼美国游骑兵部队上士,同时也是片中的游骑兵小队的小队长。
伊万·迈克格雷戈约翰·葛林姆美国游骑兵部队专业人员,真实角色是根据SPC约翰·史坦宾而成。
汤姆·赛斯摩丹尼·麦奈美国游骑兵部队第三营中校营长,于行动中兼任悍马车队的指挥官。
杰森·艾萨克麦克·史蒂尔美国游骑兵部队第三营B连上尉连长,真实角色是麦可·史提尔(Michael D. Steele)。
艾瑞克·巴纳诺姆·胡特美国三角洲部队三等士官长,真实角色是根据三角洲部队三等士官长Norm Hooten而成。
威廉·费契纳杰夫·桑德斯美国三角洲部队三等士官长,真实角色是根据三角洲部队三等士官长Paul Howe而成。
艾文·布莱纳尚恩·尼尔森美国游骑兵部队专业人员。
汤姆·哈帝蓝斯·汤比美国游骑兵部队专业人员。
山姆·薛弗德威廉·盖瑞森少将,是摩加迪沙之战的总指挥官。
休斯·丹西柯特·史密德美国三角洲部队三等士官长,片中是美国陆军游骑兵的军医。
朗·艾达麦可·杜兰特坠落黑鹰直升机“超级64”的飞行员,是墬机后的生还者并被索马里民兵挟持。
奥兰多·布卢姆陶德·布拉朋美国游骑兵部队上等兵,战争中属于艾上士的第四小队。于绳索垂降时因直升机闪躲火箭筒而不慎坠落,被立即送往至悍马车队。

票房[编辑]

《黑鹰坠落》最初于2001年12月28日于美国4家戏院上映,开幕首周仅有179,823美元。然而2002年1月18日全国联映后,一共计3,101间戏院上映,首周以28,611,736美元勇夺当周票房冠军,随后蝉联了三周的票房冠军。总计在美国下映后当地票房为108,638,745美元,全球票房为172,989,651美元。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顏色革命背後


  • 世界大同,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之后,专制小国已无立足之地。中俄两国政府仍然掌握着庞大财力,还需要探索颠覆此两大邪恶轴心的方法。
  • 自由世界有着大量的政治和物质资源,可以援助各国的民主运动。而中国的“民运人士”一事无成,反而被中共渗透和利用,可见是一群纯粹的废物。
  • 中国人现在亟需要做的是
    • 放弃坐等中共改良的乡愿
    • 整合现有的体制外力量,将上访请愿等不合作运动集中到一个统一的行动纲领上来
    • 用实际行动来破坏“稳定”的假象,消耗共党的财力和人力


《顏色革命背後》(七之一)



《顏色革命背後》(七之二)

《顏色革命背後》(七之三)

《顏色革命背後》(七之四)

《顏色革命背後》(七之五)

《顏色革命背後》(七之六)

《顏色革命背後》(七之七)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非暴力抗争电影


非暴力抗争
  • 电影名称:「捍卫公理」(抵制
金恩博士(马丁·路德·金)于蒙哥马利市的拒搭公车运动
  • 电影名称:「金恩」(马丁
邓志松老师:非暴力

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非暴力抗争典范:爱沙尼亚歌唱革命(视频)

爱沙尼亚抗争苏联专制、终于获独立的记录片隆重推出!真正催人泪下的伟大非暴力抗争,民众的勇气和智慧战胜强大的专制机器,犹如以色列人的歌声摧垮耶利哥城,犹如年少大卫打败菲利士巨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DG0C3SKovw
   

   01 歌唱革命-罗马尼亚The Singing Revolution
   
   02 ……08请在www.youtube.com上搜索:
   
   歌唱革命-罗马尼亚The Singing Revolution
   
   
   该片给我们的教训是:
   1.抗争应该从小成本但能动员最大多数人参与的事题出发
   2.族群自我认证、文化认同(语言、歌曲、服装等)、民生难题(环保、安居、就业等)是有效的抗争课题
   3.国际关系、国内各力量都是我们借助的抗争力量
   4.非暴力是可以完全战胜暴力的,但这取决于参与的民众的数量、耐力、信心
   。。。。。。
   
   感谢提供该片的台湾弟兄姐妹 感谢上传的TONI弟兄
   
   基督徒公义网 
   民主党全委会旧金山分会 联合推荐 10月27日
   
   
   The Singing Revolution: Estonian non-violent protest movement
   This story is talk about :Estonian non-violent protest movement ,
   Finally from the tyranny of the Soviet Union gained independen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DG0C3SKovw
   
   BAOSHENG 10/27/2010
(2010/10/28 发表)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电影《昂山素季》(英语:The Lady)


自由的百科全书
昂山素季
The Lady
The-lady-2011-poster-french.jpg
法国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吕克·贝松[1]
监制Virginie Besson-Silla
Andy Harries
让·托德[2]
剧本Rebecca Frayn [3] [4]
故事Rebecca Frayn
主演 大卫·杜里斯[6]
尊尼芬·活侯斯
配乐Eric Serra
摄影Thierry Arbogast
剪辑Julien Rey
制片商欧罗巴影业
左岸电影
发行商法国 欧罗巴影业
英国 Entertainment Film Distributors
美国 Cohen Media Group
香港 高先电影
上映日期加拿大 多伦多电影节 2011年9月12日
 法国 2011年11月30日
 英国 2011年12月30日
 香港 澳门 2012年2月9日[7]
中华民国 台湾 2012年3月16日
片长135分钟
产地 法国
 英国
语言英国 英语
缅甸 缅甸语
预算€2210万欧元
票房$3,404,191美元
各地片名翻译
昂山素姬
台湾以爱之名:翁山苏姬
昂山素季》(英语The Lady)是吕克·贝松执导的英法合资电影,杨紫琼饰演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大卫·杜里斯饰演她的丈夫。杨紫琼称这出电影为一出以“政治动荡”为背景的“难以致信的爱情故事”[8]

[编辑]故事概要

昂山素季3岁时,其父亲昂山带领缅甸走向独立,其后遭行刺身亡。
昂山素季长大后移居英国,与一名大学教授阿里斯结婚,生活美满。直至她的母亲病危,昂山素季才回到她的祖国缅甸
昂山素季到医院探望母亲时,遇见很多在8888民主运动中遭缅甸军队镇压而受伤的人,这事激发起她的政治抱负。她明白自己身为昂山的女儿,理应带领缅甸人民争取自主,并开展政治活动。
昂山素季成立全国民主同盟参与选举,并获国会大多数议席,但军方拒绝交出权力,反而决定要完全控制昂山素季。军方拆散昂山素季的家庭,把她软禁家中超过10年,并禁止她的丈夫和两名儿子入境。但他们在境外争取国际对昂山素季认可,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她不会被忘记,也不会无声无色地失踪。
因她家人的努力,昂山素季成为第一个获选诺贝尔和平奖的亚洲女性。但她和家人依然分隔两地,未能亲身出席和平奖颁奖礼。她甚至无法看见丈夫去世前最后一面。

[编辑]评价

尽管一些女性观众表示看过之后“潸然泪下”,[9]但该片整体上仍然以负面评价居多,许多影评人对导演吕克·贝松对于影片的设计提出了质疑。同时在影评网站“烂番茄”上,该片只获得了34%的新鲜度。
昂山素季本人亦婉转地表达了对影片的否定。[10]

[编辑]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