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甘地的真理︰好戰的非暴力起源


甘地的真理︰好戰的非暴力起源Gandhi﹀s Truth:On the Origins of Militant Nonviolence


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埃里克‧埃里克森作品 
美國國家圖書獎及普利策獎獲獎作品 
心理傳記的經典之作 

本書描述的是一位西方人同時也是一位精神分析學家對于聖雄甘地的歷史出現和他所謂的真理涵義的探索。 

在這部備受贊譽的關于甘地的研究著作中,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探尋了當甘地成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印度大規模的平民不合作運動的革命領袖時,他是如何成功地從精神上和政治上動員印度人民的。 

埃里克‧埃里克森 (Erik H.Erikson,1902—1994),美國神經病學家,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1902年生于德國法蘭克福。1939年入美國籍。他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前言 
序曲︰事件的回聲 
第一章 印度︰初次相逢 
第二章 阿赫梅達巴的研討會 
第三章 難以捉摸的事件 
第一部分 調查 
第一章 見證人 
第二章 對立者 
第三章 四位印度老人 
第二部分 往昔 
第一章 童年與青年時代 
第二章 從誓言到天職 
第三章 在南非做家長 
第三部分 事件 
第一章 個人言辭 
第二章 本國的先知 
第三章 同伴和對手 
第四章 事件重述 
第五章 尾聲 
第四部分 真理的杠桿作用 
第一章 虔敬之人 
第二章 器具 
尾聲︰向大海進軍 
譯後記
生命的河流可以因一個人的性格而改道。如果米提亞底斯在馬拉松逃跑,查理‧馬特在普瓦提埃逃跑,西方文明可能會與今不同。而如果基督在彼拉多面前否定了自已的教理,一切也可能是另外一副模樣了。 
——S.弗洛伊德 

歷史之謎——不在理智之中,而在願望之中;不在勞動之中,而在愛情之內。 
——N.布朗 

一、緣何想起要編譯這樣一套叢書? 

如果說到這一“譯叢”的緣起,那麼,就難免回憶起上個世紀80年代的往事。當時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編輯的《未刊稿》中,讀到用精神分析理論研究魯迅心理結構的文章,瞬間被大大地震驚了。 “偉大的魯迅”居然還存在著鮮為人知的另一面!自此以後,在泛泛的閱讀中發現,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均有其“童年喪父”的相似經歷。後來又接觸到梁漱溟因其父梁巨川自殺而致使其人生發生重大轉折,以及洪秀全、康有為分別“大病生幻”造就其思想、事業的案例。這引發了我的好奇心。“這是一種什麼現象?‘偶然性’這樣的說辭能夠給出具有說服力的解釋嗎?”于是,在“好奇心”引領下,一方面,我對弗洛伊德的學說越來越感興趣,另一方面,也經常性地觀察那些著名人物的童年時期。後來才知道,其實諸如孔子、孟子、秦始皇、漢武帝、曹操、諸葛亮、成吉思汗、範仲淹、歐陽修、岳飛、康有為、孫中山、洗星海、茅盾、傅雷、亞里士多德、但丁、哥白尼、達‧芬奇、彼得大帝、牛頓、門捷列夫、巴赫、馬丁‧路德、華盛頓、亞當‧斯密、喬治‧桑、拜倫、毛姆、尼采、安徒生、托爾斯泰、馬克‧吐溫、列寧、斯大林、高爾基(甘地、卓別林、松下幸之助、川端康成、曼德拉、希特勒等等中外著名人物,其早年經歷也都呈現相同的軌跡。 

後來在“西方史學理論”的課程中,我知道了“心理史學” (psy-chohistory)這一流派。在讀書的過程中按圖索驥,在著述的注釋中發現了不少關于著名人物心理傳記的著述目錄,不是一兩本、幾十篇,而是很多很多。為了更全面和更準確地掌握有關知識,我又托朋友找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所的羅鳳禮研究員,他畢業于北大西語系,是中國大陸“心理史學”研究領域里的資深專家,那時已發表和翻譯了大量的專業論文和系統著作。羅鳳禮研究員對我這個門外漢不嫌不棄,不僅耐性講解,還借給我他私人藏書中的英文原著,有的還是他出國訪問時帶回來的復印件。羅老當時感嘆,雖然關于“心理史學”介紹性的著述不算少,但系統的譯介工作則並未展開,這必然會誘導學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為了避免這樣的一種可能性危險,在羅老的指點和支持下,我們就開始準備引進並翻譯這套《心理傳記學譯叢》。 

開始,譯稿質量並不令人滿意,其中書籍有改譯的,有重譯的,甚至還有更換譯者的,其他麻煩也曾發生;後來又因為忙別的教研項目,疏忽了這一選題。總之,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事拖多年。最後,在中央編譯出版社的極力支持下,《譯叢》終得問世。這套《譯叢》具體包括︰埃里克森︰《甘地的真理︰好戰的非暴力起源》;羅伯特‧塔克︰《作為革命者的斯大林(1879-1929)︰一項歷史與人格的研究》;埃里克森︰《青年路德︰一項心理與歷史的研究》;沃爾特‧蘭格︰《希特勒的心態︰美國戰時秘密報告》;布蘭察德︰《盧梭與反叛精神︰一項心理學的研究》;費德‧懷特︰ 《心理變態的“上帝”︰阿道夫‧希特勒》;斯特羅齊爾、奧弗︰《心理史學視野下的領袖們》;托馬斯‧庫特︰《威廉二世與德國人》;格德溫︰《約翰遜與美國夢》等。 

面對這一系列譯著,主編、譯者和責任編輯之多年的“心智勵煉”,似乎也可以隨之逐漸冰釋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