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译序 Page 1


怎么办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 Nikolai Chernyshevsky
译序 Page 1


《怎么办?》的作者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一八二八--一八八九年),是十九世纪中叶俄国的一位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革命民主主义的战斗旗帜,一代新人的思想领袖。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把他比喻为希腊神话中盗天火予人间的英雄,称他为“俄国文学中的普罗米修斯”。
车尔尼雪夫斯基于一八二八年出生在萨拉托夫一个牧师家庭。一八四二年进入萨拉托夫正教中学。一八四六年五月,考入彼得堡大学历史语文系。在大学期间,接近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成员,并逐步形成了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一八五一年,回到萨拉托夫,在中学任语文教员。一八五三年,重返彼得堡,开始为《祖国纪事》杂志撰稿,后又应涅克拉索夫的邀请到《现代人》杂志编辑部工作。在《现代人》杂志上,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如《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等。他还积极从事秘密的革命活动。一八六一年撰写了革命传单《告领地农民书》,并指导过革命组织“土地与自由社”的活动。
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作为俄罗斯公认的革命领袖和导师,车尔尼雪夫斯基遭到反动派的敌视和仇恨。一八六二年六月,《现代人》杂志被勒令停刊八个月。七月七日,反动当局捏造罪证,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彼得保罗要塞将近两年。在狱中,他以惊人的勇敢和顽强的毅力继续着革命的写作活动。从一八六二年十二月开始,他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怎么办?》。
一八六四年二月,沙皇政府判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矿场服苦役,并终身流放西伯利亚。他在监禁、苦役和流放中度过了整整二十一个年头,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气节,坚守着革命的阵地。在流放期间,他写作了长篇小说《序幕》等。一八八九年他才获准回故乡萨拉托夫居住。长期的苦役和流放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同年十月二十九日,他与世长辞。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是矗立在俄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的丰碑。如前所述,它是作者在被幽囚于彼得保罗要塞期间写成的。从一八六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至一八六三年四月四日,作者用了一百零十天的时间,完成了这部文学巨著。他是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创作的。小说的思想和形象使他激动不已,以致有时他不得不去演算一些微分学的习题,心情才能平静下来。这部小说,可以说是这位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艺术升华。小说最初发表在一八六三年第三期到第五期的《现代人》杂志上。不久被沙皇政府查禁。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当时俄国的进步青年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且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影响。
十九世纪下半叶俄国的文学批评家N·H·特卡乔夫在小说《怎么办?》一八八○年法文译本的序言中指出:“当时在青年小组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怎么办的问题。要把国家从卑劣的政治和经济专制制度的压迫下,从这种制度使之陷入的崩溃的绝境中解救出来该怎么办?要把铭刻在青年心中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理想贯彻到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去该怎么办?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自己的小说中谈到了这一切问题……。”著名的民主主义批评家D·N·皮沙列夫指出:“小说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创造性的纲领,因此它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旗帜……。”著名画家列宾亲切地回忆道:“在文学作品中有两个主人公作为供人仿效的楷模在大学生中占了优势,即拉赫美托夫和巴扎洛夫。《怎么办?》这本书使人入迷,不仅仅是那些被读烂了的破旧不堪的书籍一册册在人们中间流传,还有手抄本……。”普列汉诺夫认为,“在每一个出色的俄国革命家身上,都有过许多拉赫美托夫气质。”实际上,这部作品不仅被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俄国青年奉为“生活的教科书”,而且被后世誉为“代代相传的书”,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都曾从这部小说中吸取过“精神力量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杰出的保加利亚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季米特洛夫就说过:“我应该说,在过去和后来一直都没有另一部文艺作品像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这样使我受到深刻的革命教育。”革命导师列宁也十分喜爱这部作品。他热情赞扬“这种作品能使人一辈子精神饱满。”“在它的影响下,成百成千的人变成了革命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写作《怎么办?》一书的时候,正是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平民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时期(一八六--一八九五),平民知识分子开始占据了社会斗争的前台。
《怎么办?》的副标题就是“新人的故事”,它所描写的正是六十年代的正面典型--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在当时,这种典型才诞生不久,但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象征”,他们的力量正在成长壮大起来。
小说描写的是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俄国。在这个时期,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为与农奴制及其残余作斗争。围绕着对待农奴制的态度,俄国出现了两种历史力量和两种历史倾向,即贵族自由派和以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革命民主派的斗争。贵族自由派不能容忍农奴制度,可是又害怕革命,害怕能够推翻君主制度和消灭地主政权的群众运动。他们希望“从上面”来解放俄国。而车尔尼雪夫斯基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则宣传农民革命的思想,推翻一切旧权力的群众斗争的思想。
一八六一年的“农奴制改革”实质上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残酷的掠夺。广大农民用“骚动”来回答沙皇所恩赐的“改革”。平民知识分子青年则用层出不穷的“学潮”来响应农民的骚动。车尔尼雪夫斯基作为革命民主主义阵营的思想领袖很快就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他除了利用《现代人》杂志这个合法刊物宣传革命思想外,还亲自撰写了《告领地农民书》的秘密传单,揭露“二月十九日法令”给农民带来的惨痛后果,号召各地农民积蓄力量,准备革命。沙皇政府用残酷的镇压手段来对付群众的革命要求。一八六二年下半年,俄国形势急转直下。“光明时期”转瞬即逝。沙皇政府向革命发动了进攻。在反革命恐怖统治的高压下,农民骚动暂时趋向消沉,反动派重新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自由派日益公开地表示拥护沙皇,而不坚定分子则纷纷离开斗争。“怎么办?”这就是当时摆在俄国人民面前的问题。
其实,一些优秀的俄国贵族作家也早已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赫尔岑的长篇小说《谁之罪?》、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前夜》及其中篇小说《阿霞》的主人公在一生的紧要关头都曾提出过“怎么办?”的问题,作者又都没有找到答案。《谁之罪?》中的女主人公柳鲍芙·克鲁齐费尔斯卡娅在日记中写道:“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克鲁波夫医生问别尔托夫:“那该怎么办呢?”别尔托夫的回答是“不知道”。充满着对新生活憧憬的娜塔丽雅·拉松斯卡娅询问罗亭:“您看,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罗亭回答:“向命运屈服”。在长篇小说《前夜》中叶连娜在给父母的最后一封信中说她不知道在俄国该怎么办,所以她不能回俄国。当人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车尔尼雪夫斯基以自已作品《怎么办?》回答了人们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从阴暗的牢狱中,他向人们发出了革命的召唤。
《怎么办?》的基本情节很简单。从表面看,它似乎是欧洲的一个传统的三角恋爱的故事,只是它给予了这种故事以一个新的结局而已。作者本人就说过,在这里,“不会有极为夸张的冲突,事情结束时没有暴风雨,也没有雷鸣和电闪”。这个故事的梗概如下:房产管理人的女儿韦拉在医学院学生洛普霍夫的帮助下拒绝了父母包办婚姻的企图,脱离家庭,与原医学院学生洛普霍夫结合并创办了一所实行社会主义原则的缝纫工场。两年后,韦拉与洛普霍夫的好友基尔萨诺夫相爱,洛普霍夫感到韦拉与基尔萨诺夫性情相投,他们在一起生活会更幸福,于是毅然出走,假装自杀,使他们能够结合。以后,洛普霍夫受职业革命家拉赫梅托夫的委托,出国进行革命活动,数年后由美国回到彼得堡,与波洛佐娃结婚,并同基尔萨诺夫和韦拉重新会面,两对夫妇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着他们所热爱的事业。
作者认为,这是些“善良、坚强、诚实、能干的人们”。他向他们敞开心扉,说:“你们刚刚在我们中间出现,但人数却已不少,并且还在迅速增加”。由于“读者还不是都像你们那样,因此我还需要写作,也有可能来写作。”对此,他的一个同时代人曾经这样指出过:“被反动派幽囚而与世隔绝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似乎在利用这个形象从阴森的监狱中对我们说:‘这就是俄罗斯现在特别需要的真正的人。效法他吧,如果能做到,就走他的路吧,这是引导我们达到我们所希望的目标的唯一道路。’”普列汉诺夫说:“《怎么办?》获得空前成功的秘密在哪里呢?……因为这本小说对广大读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了生动的,大家都能理解的回答。”
作为“平常的正派人”的典型,韦拉、洛普霍夫和基尔萨诺夫所具有的一种最主要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和改造俄国社会的决。心。他们都出身于小市民、小官吏。如基尔萨诺夫的父亲就是一个县级法院的文书。他们在贫困中长大,社会地位低下。他们“没有门子,没有熟人,凭着个人的奋斗给自己开拓了未来的道路。”他们饱尝生活的艰辛,对于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满腔憎恨,对于人民群众的痛苦有着切肤之痛,因此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改造俄国社会的要求。他们在当时的俄国“眼睛看到的尽是些不愉快现象”,看到的是“只有那些又不诚实又恶毒的人才能过好日子”。但是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环境造成的。正如洛普霍夫对玛丽娅所说的那样:“现在您在干坏事,因为您的环境要求您这样,给您另一个环境,您也会乐于做个无害甚至有益的人。”因为在精良的泥土上,有真实生命的泥土上“产生出的新的东西也全部是健康的,因为基本元素都是健康的”。而在腐朽的泥土、不实用的泥土上“植物不可能长得好”,因为这块泥土的“元素本身不健康”,所以产生出来的其他东西“全部都必定是不健康的、劣质的”。这也就是说,为了消灭社会上的那些“不愉快的现象”,就必须要把腐朽的、不实用的泥土改造为有真实生命的泥土,即把恶劣的社会环境改造为良好的环境。他们用“未婚妻”来隐喻革命。洛普霍夫对韦拉说:“愿世界上不再有穷人”,“这正是我的未婚妻致力于做的。”他们对革命的前景是充满信心的。洛普霍夫说,他的“未婚妻”“很有力量,她的力量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人。”“但愿不再有穷人,这个愿望总有一天要实现的,因为我们迟早总会安排好生活……。”
无疑地,在当时,作者不可能从正面来描写革命。但是,从字里行间,人们还是可以感受到革命的信息。比如第章第二十二节所描写的郊游,实际上就是当时革命青年的一个秘密的政治集会。集会的中心人物是“穿丧服的太太”,她的丈夫已被捕了。人们议论着恶劣的政治形势,并且断言说,形势越坏就越好,“否极泰来”,因为形势越恶劣,革命也就越临近了。他们盼望着拉赫梅托夫回国,认为“现在是他回国的时候了”,因为伟大的斗争正需要他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将是残酷的:“我是荒野绿林中的一个居民;我的生活充满着危险”;但是,他们还是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这样一条斗争的道路。在庄严的气氛中,“穿丧服的太太”借用一个苏格兰民歌表达了自己的这种决心:“月亮升起了,宁静又安详;一个年轻的战士,即将赴战场,骑手将子弹上了膛,姑娘对他讲:‘听天由命吧,再勇敢些,我的情郎!’”洛普霍夫、基尔萨诺夫夫妇也深深地被感动了,他们感到,她的选择也正是他们应当作出的选择。他们坚信,尽管斗争是艰苦的,但未来是属于他们的。因为“光明、温暖和芳香,迅速地驱赶开黑暗和寒冷;腐朽的气息愈来愈弱,玫瑰的芬芳愈来愈浓……”。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在给这个美好的未来作准备”;他们认为,能够去从事这种准备工作,是一种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