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

互联网时代如何发起革命

互联网时代如何发起革命
   
            (李一平等文章汇编)
   
   目录:
   再谈小圈子策略/李一平
   再论同城公民圈子原则/成斌麟 李一平
   同城圈子的历史与展望/汤治平
   同城聚会应当低调/李海
   互联网时代的民众动员/李一平
   变局可能即将发生,大家准备好了吗?/李一平
   几种可能引爆中国革命的导火线/李一平
   从鼠标颠覆到街头呐喊,为新时期革命发出声音/网络幽魂
   
   
   
            再谈小圈子策略 
   
             李一平
   
   
   转型需要组织准备
   
   现在中国民间的有志之士正在形成一种共识: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已经被封死,中国的出路在于自下而上实现民主转型。也就是说,不要再指望上层了,民间的有志之士要行动起来,登上历史舞台做主角。
   
   实现民主转型需要做很多准备功夫。其中三项准备功夫最为重要,按开展的时间顺序可以这样排列:第一步是思想启蒙,第二步是组织准备,第三步是战略和策略推广。
   
   思想启蒙是要在民间确立民主宪政这个共同目标。79年的民主墙,89年的学潮,2000年代风气云涌的维权,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一步步摧垮了中共的意识形态体系,确立了民主自由普世价值。可以说,现在这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思想启蒙还要继续,但是不应当是重点。
   
   现在的重点应该是组织准备,为什么这么说呢?组织就是把民间分散的反抗人士集结起来,使之成为可以共同进行政治操作的群体。现在的民间力量还没有聚集起来,启蒙运动撒下的种子现在已经结出了很多果实,民间出现了大批具有民主理念和行动意志的人,需要我们去联络,把巨大的政治潜力转化为实力。
   
   只有在民间力量开始聚集之后,我们才可以进行第三种准备,就是基本战略和战术的产生和推广。这些战略和策略不是哪个人可以决定的,而是由集结起来的民间人士通过广泛的探讨,反复的修正,进而对怎样转型产生的共识。没有组织化基础,就没有战略战术和产生和推广。所以组织准备是现阶段的重点。
   
   小圈子策略简介
   
   由于中共对于民间政治组织的严密防范和残酷打压,传统的组织形式如政党和正规的政治性社团很难生存,更难实现广泛联络民间人士,进行社会动员的功能。 所以我们要在传统组织形式之外另辟蹊径,小圈子策略就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组织策略。它的基本内容是:
   
   通过互联网寻找志同道合者;通过社交活动把志同道合者组成小型的社交圈;再在社交圈之间建立的多渠道的联络,进而形成具备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小圈子联络网。
   
   小圈子无组织之形式:没有章程,机构,领袖,甚至没有名称;但是小圈子有组织之实质: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走共同的道路,相互分工合作,具有社会动员和组织的能力。在转型开始之前,它可以安全地,大规模地联络人员,积累实力;在转型开始之后,会互相呼应,在各地动员民众投入抗争,在全国进行民意总动员,以强大的民意动摇军心,赢得军队的中立或支持,最终终结专制统治。
   
   我们推广这个策略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收到很多反馈,多数是赞同和支持的,也有朋友提出一些质疑。现在我想就这些质疑作出回应,与大家一起进一步探讨小圈子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基本原则原则和几个实践中的误区。
   
   小圈子的安全性
   
   最多人问的问题是:办小圈子安全吗?
   
   孙子兵法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说,做组织工作的人,首先要考虑到让自己的组织立于不败之地,不要有被敌人彻底打垮的可能性,再耐心地等待敌人现出纰漏,一举战胜敌人。所以说,安全性应该是所有组织者的第一考量。如果不能保证安全性,那就不是在搞组织工作,而是在搞赌博活动。
   
   安全性有两层含义,组织的安全,和成员的安全。政治组织策略的设计要达到两个安全标准:
   
   第一个标准,也是底线标准,组织不能被消灭。它可以暂时受挫,但是不会被彻底消灭。
   
   从事反抗性的政治活动总是要面对风险的,尤其是组织者会面临比一般成员大的多的风险。但是只要组织不会被消灭,组织者和成员所承受的痛苦和牺牲就不会白费,有时甚至转化为推动组织和运动前行的动力。南非的曼德拉坐了27年牢,他的很多同志也经受了那样的磨难,但是南非国大党并没有被消灭,反而日渐强盛,最终结束了白人的统治。曼德拉能够胜利,因为他的组织达到了这个底线标准。
   
   第二个标准是上线标准,那就是个体成员所承受的安全风险越小越好。
   
   以这两个标准来看,小圈子的安全性是在当前环境下最安全的组织策略。为什么这样说呢?
   
   小圈子因为完全没有组织形式,只是社交圈,没有章程,没有机构,没有领袖,没有名字,所以中共很难用法律和制度来禁止它,更难对它实行镇压。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它根本就不是组织。他们再霸道,也不能打压不存在的东西啊!
   
   小圈子表面上与普通社交圈没有区别,都是一群人在一起聊天,喝茶,吃饭,郊游。真正的区别在于小圈子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以及对怎样达到目标有基本共识。这些目标,共识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而以现阶段中共的镇压能力,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像毛时代的中共一样以思想定罪。
   
   小圈子策略包含一项重要原则:只说不做的原则。就是在现阶段,不做挑战体制和恶法的行动,只是在现存法律和政策能够容忍或无力管辖的范围之内结交朋友发展实力。这样当局就不能以行为来给小圈子定罪。
   
   所以总体来说,小圈子是非常安全的,不仅仅团体是安全的,不会被消灭,不能被禁止;成员也是比较安全的,并不比其他普通中国人承受太多的风险。但是大家也要记住,暴政之下,我们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任何人都应当有最坏的打算。如果小圈子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尽管我们没有越法律的雷池一步,他们仍然可能法外施“恶”,对有些成员进行监视,骚扰,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有可能被喝茶,被传讯。不能面对这个程度的风险的人,就不要参与小圈子的活动,只需要等待专制统治的垮台的时候,再出来和大家一起开庆祝会。
   
   但是我相信,稍有社会责任感,稍有勇气的人,在专制王朝进入末期的时候,一定不会在意承担少许风险!我相信,今天到这里来的人,不会是网上的勇士,网下的顺民,而是真正愿意为实现国人的权利和尊严而勇往直前的有志之士! 我相信,无论中共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施加了多少毒害,偌大的中华民族,其中总有些愿意行动,敢于担待的人!
   
   小圈子策略的可行性
   
   还有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小圈子策略可行吗?
   
   一个策略怎样才算是可行的呢?第一,人人可做。小圈子的组建过程包含三个最重要的部分:找人,主要是用互联网找志同道合的人,然后通过社交活动让找到的人形成小圈子,再通过与其他小圈子联络形成地区性的和全国性的圈子网络。这些活动都是普通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不需要有特殊才干,不需要具备特别的财富或学识,只需要组织者参与者有一点社会责任感,有一点正义感,有基本的政治常识就行了!
   
   第二,有人愿做。策略再好,没有人或极少人愿意用它,只能孤芳自赏,那就没有可行性。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很多手段去推广它,让那些想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去了解它,接受它。我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到处免费派发这种看似平常,实际上具有非常大杀伤力的武器。因为它简单易行,风险也不大,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对它感兴趣的人。当然,愿做的人是多多益善。所以请大家也帮忙推广!
   
   第三,运用这个策略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勤快和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找到的人越多,社交活动越多,小圈子的数量就越多,社会动员能力越大。在一个城市,只要有一小批有心人启动这种活动,人员就会不断地向他们聚集,坚持一两年,效果一定会相当惊人!
   
   第四,中共无法阻止。小圈子能够形成只需要两个条件:互联网和社交活动。
   
   中共可以关闭互联网吗?不可能,因为现在互联网已经是国家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关闭互联网不仅不仅不能挽救他们的政权,而且会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弹,会加速他们的垮台。
   
   他们能禁止社交活动吗? 更加不可能,即使在毛时代,专制权力处于顶峰之时,他们都没有能力禁止的事,已经陷于深刻合法性危机的第四代第五代们能够禁止吗?当然不能。既然他们不能禁止,我们为什么不大加利用呢?
   
   道理我已经讲透彻了,大家还有对小圈子的可行性有疑问的话,不妨自己试试看。我可以保证,如果你每天少看点非诚勿扰和连续剧,用两三个小时,按照小圈子策略去找人和社交,快则一周两周,慢则两月三月,一定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关于防止特务渗透
   
   在中国政治中,警察特务是专制机器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中国的娱乐节目中,警匪片,谍战片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久了,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小圈子怎样防止特务渗透?
   
   我的答案是,不用防特务,守好自己的原则就行了。人家特务都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我们既没有反间谍知识技能,又不能搞肃反运动,怎么能防得住他们呢?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自己的原则,任凭多少特务来,都让他们无用武之地。
   
   这个原则就是合法,公开,低调的原则。
   
   合法就是不违反现行的刑法,即使是明显的恶法,我们也暂暂时不要去挑战它。
   
   公开就是不搞秘密活动。如果我们搞密谋,就是以自己的弱项去对付对手的强项。喜欢密谋的人心里都有个假设: 如果他们不知道,我们就能成功。这个假设是非常不明智的:他们有几百万警察,几千亿经费,我们怎么能跟他们拼保密呢?但是我们如果公开活动,就有很大优势,我们有13亿人,人人都在搞社交,他们又怎么去监控呢?公开原则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保密,所以我们要做到,即使他们知道了,他们都没法阻止,更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当然也没有必要天天在喇叭上讲我们在做什么。让他们知道了即使没有严重后果,多少会招致一些骚扰,多少会带来一些不方便。尽量不让他们知道,就是低调原则。
   
   福建有个很有名的网民叫屠夫,真名叫吴淦。是个很幽默,也很聪明的人,他说他对付特务的态度是来者不拒,如果是女特,就一起探索身理结构;如果是男特,就用行动和道理来感化。我原则上同意来者不拒的策略,但是不太同意他对待女特的方式,因为我本人是个道学家,而且我老婆相当严厉!
[下一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